但居住可不仅仅有房子就行,让你评价居住得是否舒适,一千个哈姆雷特眼中,就有一千种百味人生。不论是初来乍到的毕业生,还是办公室内的职场精英,亦或是整日穿梭于街道间的外卖小哥、司机,每个人心中对“宜居”的定义截然不同。我们更关心的是,能住进怎样的小区,享受怎样的配套,所以来看看居住品质指数和生活便利度吧,由此,城市竞争力才是完整的。
绿化率(绿化面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9个城市住宅小区平均绿化率为31.02%,略高于“不得低于占地总面积的30%”规定。其中,合肥、长沙的住宅小区平均绿化率最高,都达到了35%以上,我们印象中城市绿化较好的成都、杭州却差点垫底。
说到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深圳、西安、长沙的住宅小区平均容积率最高,分别达到了3.4、3.3、3.1;成都排名第五,超过2.5;天津、苏州、上海的容积率最低,分别达到1.6、1.7、1.8。之前就有网友吐槽成都,虽然跟上海的房价差一大截,但人家容积率低啊,算下来成都的房价没有表面上那么低。相关链接:神了!8年前一个上海人这样预判成都的发展……
但报告还指出,一般认为容积率越大建筑面积越多,户数也就越多,抢占小区公共资源的人也越多,居住体验会相对较差;但容积率过低,小区人数过少,吸引到商业配套也较少,分摊到每户的物业费也较高。所以单纯看容积率高低,并不能得出楼盘舒适与否的定论。
19个一线、新一线城市中,城市平均小区车位配比0.8,一般认为,车位配比(总户数/车位总数)达到1:1以上,小区才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保证“停车不难”,这意味着城市很多小区都时常面临停车难的问题。具体分城市看,19城中仅苏州住宅小区平均车位配比达到1:1;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住宅小区平均车位配比在0.7-0.8;成都大概在0.7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小区居民停车需要,很多小区车主停车只能在小区里 “ 见缝插针 ” 或将车停在小区外。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成都的新建豪宅基本达到了1.5甚至1.8的配置。
相对于房价,其实物业费的差距没有想象中大。19个一线、新一线城市,品质物业(物业费超过2元/月/平米)管理小区平均占比34.47%,高端物业(物业费超过4元/月/平米)平均占比6.12%。
重庆、深圳、成都提供高端物业管理的小区占比最大,分别达到了13.19%、12.24%和10.26%;深圳、东莞、佛山提供品质以上物业服务的小区占比最大,分别达到78.52%、77.86%和50.01%。
最低的是南京,与同位于长三角区域的杭州,房价差别不大,但物业费差别很大,仅为0.7元,不到杭州1.68元的一半,报告认为这是受城市消费习惯影响。居住品质则是基于楼龄、绿化率、容积率、物业费对小区的综合居住品质进行量化,一线城市整体居住品质优于新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中,深圳在小区居住品质方面的优势突出,虽然地理空间面积有限,住宅小区居住密度普遍较高,但是其软性物业配套服务品质整体较高。
新一线城市中,东莞的物业服务品质在样本城市中位居第二,平均33.3%的绿化率高于19城平均值,容积率整体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均支撑东莞在楼盘居住品质方面在新一线城市中居首。
扎心的是,成都并没有进前十,不过也从侧面提醒成都的开发商,你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哦。
从人均医疗资源(医院、诊所和药店)覆盖情况看,各城市整体医疗卫生资源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个必须要吹一下了,虽然在绝对量上成都只占上海的2/3,但成都和上海每10人对应的医疗服务资源数量分别为7.7和7.5,略胜一筹,二者居于第一梯队,并遥遥领先。疫情期间,成都的表现就非常突出,所以成都大力发展医疗产业和养老产业都是有非常坚实的基础啊。
成都 “ 新冠 ” 肺炎治愈率全国第一,只因做好了这三点!
病毒考验城市 “ 免疫力 ” ,全球做到这9项的不到1%
西安、广州、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每10人对应的医疗资源数量集中在3.0-4.1范围之内;佛山、东莞等城市的医疗资源拥有量则处于2以下,成都人均拥有量是重庆的5倍还多。
商业资源发展水平反映城市经济活力与居民生活品质,总的来看,一线城市在商业资源丰富度方面高于新一线城市。
从总量看和人均来看,上海的商业资源发展处于绝对领先水平,成都次之。
即使在一线城市内部,差距也较大,上海每10人所拥有的商业资源数量达到39.93,广州为14.83,而深圳和北京所对应的商业资源量不足10。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居首位,全国仅次于上海,每10人所拥有的商业服务设施数量为23.79,是妥妥的新一线之首。成都的数量接近新一线第二名西安两倍,是重庆的4倍还多。而且成都的商业还在不断丰富中,相关链接:都在下半年开业,成都这些购物中心是约好的吗!?
社区周边各项资源的配套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城市人居住体验,也是体现城市整体服务资源发展的缩影。报告基于医疗、交通、学校、商业发展等20个细分维度指标,对各城市小区居住生活便利程度进行综合量化处理,发现一线城市在居住生活便利度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深圳小区居住生活便利指数得分较高,且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指数得分拉开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深圳土地面积相对不足,城市各项资源配套分布较为密集,社区居民到周边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较好。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在居住生活便利方面的优势突出,其指数得分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差距不大。所以成都提倡的“像成都人那样生活”,真不是吹的,有物质基础哦,像我们表扬过的红旗、伊藤都是成都人的好邻居。
伊藤首个购物中心即将开业,提前打探到底有何不一样?
这家口碑两极分化的超市,居然被成都通报表扬?
当然还有给力的交通,比如成都的轨道交通以一己之力将成都暴力拉升至全国第一梯队,比肩北上广,1公里范围内的地铁站,在新一线城市中,以32%的轨道覆盖通勤人口比重,仅次于武汉的35%;放在全国,在第一的广州(37%)、第三的上海(33%)之后,排在全国第四。
2020年,6号线一二期、6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一期、18号线二期等,7条线路将全部建成并开通运营!届时,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18.5公里,向广州的轨道交通第三城地位发起挑战。预计2020年末全国城市有轨交通运营里程前十名分别为:上海(772㎞)、北京(704㎞)、成都(519㎞)、广州(510㎞)、深圳(411㎞)、重庆(380㎞)、南京(378㎞)、武汉(356㎞)、西安(245㎞)和杭州(244㎞)。
报告指出评估城市的居住竞争力,需要考虑到四个方面:
一是居住是可负担的,住房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是社区内部配套满足基本人居需求,包括绿化率、容积率、电梯等;三是小区周边医疗、商业等资源配套齐全,满足居民对便捷居住生活圈的追求;四是交通是通达的,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让居民快速高效的享受到城市各个区域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依据以上社区生活标准,报告从居住成本、楼盘品质、居住便利、城市拥堵四个维度,选取近30个细分指标,通过加权并聚合后得到各个城市的综合居住情况,即居住竞争力指数,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分城市等级看,一线城市的居住竞争力指数为59.85,整体高于新一线城市。
从区域格局看,成渝城市群(成都和重庆)的居住竞争力指数最高,为51.8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和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和天津)则紧随其后。
19个城市中,深圳居住竞争力指数较高,且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从细分的指标维度看,深圳居住成本虽然在样本城市中是最高的,但是其在楼盘品质度和居住生活便利度方面狂揽两项第一,且城市拥堵指数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排名靠后。相较完善的社区内部规划配置、多维的交通路网系统、密集分布的商超和餐饮店、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 …… 共同构建起深圳便捷且高质的城市居住生活,也使其居住竞争力在多个城市中名列前茅。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的居住竞争优势在新一线城市梯队中脱颖而出,也超过了北京上海。这是有赖于成都小区周边资源配套相较均衡与完善,其居住便利性指数仅次于北上广深,城市拥堵指数也低于大部分样本城市。此外,成都2020年上半年成交均价为14049元/平,住房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明显低于杭州、南京等城市。
所以,年轻人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如果你对居住有一定要求,新一线就选成都吧,毕竟能安放肉身的地方才能安放灵魂!报告还做了一些有趣的统计,UP君摘选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高楼榜。最高楼层在30层以上小区占比情况,重庆在新一线城市住宅天际线中 “ 拔尖 ” ,一方面因为重庆主城区建于山区,土地来自不易;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重庆住宅没有严格的住宅日照间距要求,对楼高的限制较低有关。成都仅排名第12,前十都没进,这就难怪同志们只要一看到某个地块能达到300+就集体亢奋。468和677,赶紧建吧,不要让成都的高楼迷们失望。哎呀,468真的在加速了!网友:我就不信这一片起不来!
官宣!为全面获取成都向上新闻资讯,各位关注向上公众号的朋友,请同时关注成都向上黑底logo号(资讯流量)和右下角的成都向上白底logo号(新闻原创)。编辑:1366美编:Amy主编: Comet 图文来源:成都向上 / 网络商务合作:请添加个人微信账号:up-cdxs申请入向上微信群:请添加个人微信账号:UPchengdu_com
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律师13608177936